索引号: | 11341800mb197857x6/202301-00054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名称: | 市文旅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01-11 17:31 | |
废止日期: |
今年以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池州市上下奋勇当先,文化旅游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年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5607.06万人次,同比恢复95.81%;实现旅游总收入623.93亿元,同比恢复96.47%;过夜游客360万人次。全年文旅企业累计获批融资贷款12.15亿元,增长25%;完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650%,增长率和完成率均位列全市前列。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文旅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成立“大黄山”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大黄山”招商项目册、宣传片,制定近期工作任务清单,建立资源底数、保护资源、文旅项目3个清单,开展“大黄山”资源普查,摸排文旅资源786项,历史文化资源435个,产业融合项目125个。制定实施《2022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全域旅游“梯次创建”工作目标,文旅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市政府对22个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指标,青阳县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首次入选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印发风景道规划、建设导则和实施方案,整合多部门项目资金近5亿元,新建(提升)风景道道路达173公里,沿线新增停车位295个、观景平台11座、旅游厕所8座、标识标牌82个、驿站5座。实施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第四届池州十佳特色民宿评选,1家民宿获评国家甲级民宿,3家民宿获评国家丙级民宿;青阳朱备镇、石台洪墩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入选安徽省旅游风景道1条、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4家、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3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
(二)重点项目推进获得新进展。分县区5次召开全市文旅资源资产整合座谈会,收回九子岩、仙寓山等3个景区经营权,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景区、民宿、精品路线等特色产品940个,全年营业收入近3500万元,实现入现纳统目标,贵池区“两个杏花村”品牌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推进产业双招双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双招双引”信息库,3个项目入选安徽省数字创意和文旅产业“双十佳”项目,签约项目121个,总投资491.58亿元;开工项目109个,总投资324.12亿元;投产项目26个,总投资83.5亿元;纳统项目135个项目,总投资407.62亿元,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与上航国旅、携程集团、泰康保险、航天国旅等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遴选九华瑶池小镇温泉养生养老(一期)、陶公湖(小七里湖)文旅综合开发等20个亿元以上文旅项目纳入市级重点调度,实施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2022年完成投资18.06亿元,占年度计划126.03%,超时序进度34.3个百分点,矶滩峡谷漂流项目等4个项目建成竣工。
(三)文旅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制定《市文旅局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措施清单》,建立文旅企业包保帮扶制度,组建“重点项目推进”“文旅企业帮扶”和“惠民实事推进”3个工作专班,实地走访企业60余家,办理企业诉求30余件,累计退还旅行社质保金793.8万元,组织申报产业奖补资金530余万元。举办土地要素保障会商会、纳规纳限调度会,将杏花村等3个项目通过“三区三线”划定举证调出红线范围,在年度新增计划中优先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用地,为礼貌山等项目安排土地269亩。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举办全市金融助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会,组织12家金融机构与14家文旅企业融资签约2.44亿元,对接农业银行以安徽太婆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地上建筑物特定不动产登记证明为抵押权证对其放贷1000万元,实现“一类”融资问题的“破题”。
(四)文化艺术事业再现新篇章。狠抓艺术创作生产,评选《狮子门传奇》等6个新创剧目入选池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并完成公演。《回乡陀螺》入选省“石榴情”民族题材优秀剧本大纲,戏剧《南溪情歌》和《秋浦人家》入选2023年度省重点文艺项目,《旗映牯牛降》在安徽云平台成功上线点播和展示,黄梅戏剧院《天仙配·鹊桥》节目成功亮相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完成“戏曲进校园”活动14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71个公共文化场馆均无障碍、“零门槛”向群众免费开放,接待群众118.36万人次,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完成15个“15分钟阅读圈”建设任务。完成10座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兑现旅游厕所建设奖补资金15万元。开展“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国梦”“送戏进万村”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90余万人次。
(五)文化遗产保护换发新活力。完成第五批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实地考核验收工作,11位名师、34位徒弟考核合格。九华黄精制作技艺等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青阳太平工艺美术扇厂3家非遗项目企业获评省级非遗工坊。举办池州市首届非遗传统技艺展和第三届“讲好非遗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演讲比赛,组织参加省文旅厅主办的“非遗购物节”直播推介活动,市级非遗项目东至豆丝制作技艺火热“出圈”。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文物局牌子,设立市文物保护中心。推进池州市长江流域文物资源普查。全年争取上级文保资金960万元,完成革命文物红十军旧址等7个市级文保项目修缮,开展文物建筑消防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检查行动,巡查督查40余次,整改文物安全隐患5处,做好文物领域安全保护工作。
(六)对外宣传营销迈出新步伐。制定《“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旅游形象品牌宣传工作方案》,在央视投放池州旅游形象广告,在高铁、机场沿线等地投放宣传广告,更新主城区涉旅场所宣传标语和画面。成功举办2022“美好安徽 最美皖南”、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大黄山”池州养生“硒”游季等系列省、市级品牌特色活动,发布13个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和4条“大黄山”康养旅游线路。组织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系列推广,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12道、首批游安徽“不得不进”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店5家、首批游安徽“不得不游”的特色美食旅游线路2条,编制美食画册《寻味池州》3000册、美食地图2000份。在新浪、百度平台开设城市品牌专区,开展云端精准“种草”2730万次,策划“莘莘学子游池州”等营销活动100多场次,平天湖“水上天路”获新华社全球推介,视频播放量破亿次火遍全网,阿帆提抖音号荣获优秀传播奖,11条视频、图片作品先后登上新华网、央广网等媒体,“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旅游品牌网络影响力不断攀升。
(七)文旅市场管理取得新成效。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疫情防控检查70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86个,免费开展文旅企业员工核酸检测2.95万人次,疫情防控工作获市政府通报表彰。印发《池州市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对全市各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8个。建成覆盖全市614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体系,发布应急提示信息210万条次。深入开展整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打击“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出动执法人员416人次,成功捣毁“黑广播”2起,没收“卫星锅”206个。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强化市场秩序整治,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汛期防溺水等综合检查60余次,检查经营单位514家次,查找问题隐患并整改130余个。
(八)文旅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系统学习、集中学习,精心组织专题学习8次,交流心得体会12人次,形成调查研究成果9篇。印发市文旅局《2022年年度党建工作要点》《2022年机关党建“三级五岗”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被市直工委命名五星级支部1个、四星级支部4个。局关工委入选市关工委系统首届五好关工委,机关工会、团工委、妇联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第三巡察组反馈巡察意见,制定整改方案,细化3个方面43项整改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和整改时限,目前已基本完成41项整改任务。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文旅经济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的重要之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池州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和相关会议精神提出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3332”工程,围绕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池州文旅产业发展、业态创新和模式改革,做大做强“会展会议、运动休闲、康养度假”三大特色业态,打造环九华山、沿秋浦河、聚主城区等三大旅游板块,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动文艺精品生产创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池州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文旅融合,全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突出以旅游业为牵引,持续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一步优化山、城、县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化“整体创建、梯次推进”思路,积极推进青阳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石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展“景区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和“最干净景区创建行动”,拟定《池州市旅游垃圾管理办法(草案)》。完成“两个杏花村”品牌资源整合,建成运营清溪河沿线环境整治与提升功能项目,加快创建东九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牯牛降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力争年内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定。力争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以上。谋划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
健全产业推进机制。组建市县两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班,成立专家智库,加强资源普查和挖掘工作,制定池州市2023年文旅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确定全市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人才资源和企业资源5张清单。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一批文旅康养综合体、休闲度假消费集聚区等支撑性文旅项目和专项债项目,加强资本运作,推动市级平台加快资源整合,持之以恒抓好招大引强、项目推进、项目谋划。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要求,动态更新市级文旅产业项目库,健全重大文旅项目县级领导包保联系制度,力争更多优质项目进入省“512”旅游重点项目库,遴选石台秋浦河文旅综合体项目等16个项目作为2023年计划开工文旅项目,扎实推进皖南民宿文化街区等20个项目建设,推动九华墩上文旅度假村等20个谋划项目落地签约,确保青阳县五溪山色文化旅游度假区等7个重大文旅项目竣工运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组织青阳县、石台县申报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1个县列入国家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研究挖掘地域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等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老街区、老厂房、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遗存,组织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协同实施北京石埭会馆文化展示项目,策划博物馆非遗沙龙、清溪河非遗主题公园、秀山门vr体验等一批高品质演艺项目和文创谛听等一批文创产品。丰富提升新西街、九华老街等街区文旅消费业态和功能,推进滨江公园夜游、会展中心万象傩园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文旅夜间消费新品牌,争创国家和省级文旅消费街区。
(二)突出抓好产品供给,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业态
做强三大特色业态。全力打造会议会展业态,发挥会展旅游联动效应,提升会展服务、会议承接、住宿接待、导游服务等功能,拓展多产业融合,带动城市旅游发展;加快培育运动休闲业态,充分利用高山大河、名湖古道等资源,植入体育旅游项目和业态;大力发展康养度假产品,突出“健康”“旅游”,打造集健康食品、养生养老、运动康体、医疗康复、养心养性于一体的全产业体系。
做精做美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双微提升”“主题村”“美食村”等7大行动,培育后备箱工程基地,带动农副土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确保更多本地商品进入《安徽乡村旅游特色商品推荐名录》,开展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和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创建,力争1个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制定实施民宿产业对标长三角提档升级行动方案,出台《池州促进旅游民宿发展实施意见》《池州旅游民宿发展规划》,拍摄池州民宿宣传片,打造环九华山、沿秋浦河等若干民宿产业集群,确保民宿规模达到620家,新增国家等级旅游民宿3家。
推动旅游风景道建设。加快实施《池州市旅游风景道体系规划》,推进5条风景道建设,加强与周边区域联通,将“秋浦仙境”风景道打造成为皖南山水自驾旅游目的地,“九华秘境”风景道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自驾旅游目的地,创建省级旅游风景道1条。积极发展露营产业,完善现有露营打卡地基础功能,培育景区、风景道、酒店和网红飞盘等“露营”产品。
(三)突出抓好公共服务,持续繁荣文化文艺事业
聚力艺术精品创作。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打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个、省级戏剧孵化计划5个,力争入选1-2个。组织民营院团“十佳名剧”“十大名角”作品展演,开展濒危剧种戏曲公益性演出,推进池州地方戏剧的创作发展,使其更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时代性,培养锻炼文艺人才,创作更多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完善文旅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做好全市第七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级评定工作,打造“小且美”、业态多元的新型文化空间。深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作为全域旅游、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景区等各类创建、评选的重要内容,不断巩固建设成果。新建运营15个阅读空间,推进市旅游集散中心改造。建设贵池富景垚和石台硒都会客厅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持续开展“送戏进万村”“悦动池州”等演出活动。加强安徽文化云平台使用,提升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繁荣群众文化,开展乡村春晚、广场舞等活动。举办公益艺术培训,推广全民艺术普及,做好“童心向党”“小小图书管理员”、江淮读书月等阅读推广活动。
(四)突出抓好遗产传承,有力推动传统创新发展
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池州市古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调研论证,启动第四批全国文物普查,储备10个待升级的文保单位,积极组织参加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加大国家、省级文保单位的项目申报、规划编制、保护修缮及管理,力争国保单位华龙洞遗址发掘进入国家考古项目库。推进石门高等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强化各级文物安全主体责任,联合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巡查督查,深化“打击文物犯罪”等专项行动。赓续红色基因,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文物的良好氛围。
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全面提升讲解水平。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努力推出有特色、高水准的原创精品展览。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等活动,组织博物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军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组织申报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市级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命名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积极申报保护项目,提升项目实施绩效,继续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促进非遗广泛传播,组织开展、参加非遗系列展示展览活动,举办中国池州傩文化论坛、“池州杯”长三角原生态民歌邀请赛,积极争创省级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突出抓好宣传营销,全面打响文旅形象品牌
开展整体形象宣传。编制《2023年池州市旅游营销工作方案》,参加“1 n”全省央视宣传活动,在高铁、高速、机场等投放池州旅游形象宣传广告,拍摄新版池州文旅宣传片。开拓韩国、东南亚等客源地市场,深化长三角旅游营销合作,开展研学旅游线路策划和自驾游市场拓展。强化与市传媒中心和省驻池媒体的合作,推出池州文旅专栏、专版;深化与携程、网易等平台企业合作,提高营销的“可视度”和精准度。参加全省开展的“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推介活动;持续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安徽人游池州”营销活动。深化与新媒体合作,继续与抖音平台合作策划举办“趣游池州”第四季营销推广活动;整合各种力量,形成大宣传格局,讲好“池州故事”,发出“池州”声音。力争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过夜游客达到400万人次。
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围绕长三角主要城市及省内重点客源市场,策划举办第三届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池州养生“硒”游季活动,推进杏花村文化旅游节、安徽石台茶叶节等传统节庆活动,策划“山水池州·灵秀九华”文旅摄影(短视频)大赛、系列“产业招商旅游营销”推介、自驾游和研学旅游专题等营销活动,统筹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全市力量,大力开展联合营销和整体营销。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联盟。
完善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游安徽”三级联建,持续将池州市文旅公共服务事项接入“游安徽”平台,做好市级文旅视频监控系统运维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卡在文旅领域“一卡通”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持社保卡游景区惠民活动。协助市文旅集团完善“游池州”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将其打造为池州旅游“总前台”,实现旅游管理“联得通、看得见、呼得应、调得动”的目标。
(六)突出助企纾困,有效改善文旅营商环境
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发挥“文旅企业帮扶”“重点项目推进”“惠民实事推进”3个工作专班作用,常态化推行包保联系走访制度,做好政策宣讲和企业问题协调解决。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7×24”小时政务服务改革行动,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实施清单,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工作,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开展“局长走流程”政务服务大提升。
强化发展要素支持。制定《2023年度池州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定期召开文旅项目要素会商会,围绕融资、用地和办证等共性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实现解决“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完成《旅游发展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落实文旅项目预审制度,为文旅产业预留发展空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设立市级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对重点企业注资赋能,对重点文旅项目领投支持,全面发挥产业资金撬动作用。动态更新文旅企业融资需求白名单,滚动更新企业融资需求,联合金融部门适时召开银企对接会,推动融资签约。推动制定《文旅企业融资担保办法》,提升文旅企业金融保障水平。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继续开展“双招双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协会和民宿产业联盟作用,编制招商项目手册,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招商活动,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景区管理运营、品牌酒店等集团企业,重点对接上航、携程、人保、泰康、祥源、希尔顿等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市文旅集团、九华股份、兴石集团、安东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收购兼并等形式做大做强。加强部门联动,动态更新文化企业信息库,推动企业纳规,力争2023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0家。
(七)突出品质提升,切实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加大文旅人才培养。组织实施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等10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项目,继续开展“名导带徒”“皖美池州推荐官”等人才项目,评选金银牌和最美导游,培养一批优秀政务讲解员,提升文旅队伍整体能力水平。
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大力实施文旅服务质量提升战略,推进服务质量标杆单位、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星级酒店、等级民宿创建工作。落实《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共享。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六进”活动。加强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使用,督促指导企业及时认真完成文化市场统计、星级饭店、旅行社季报年报填报工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印发《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方案》,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与公安、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加强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文保单位消防演练。常态化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加强市场秩序治理。完成全市文化艺术类校外机构审批任务,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剑网”、扫黑除恶、“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行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查全覆盖,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程,实行差异化监管。强化线索排查,加强区域间的协调配合,积极查办大案要案。不断深化长三角区域执法标准统一,开展联合办案、执法检查等协作。组织参加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竞赛,强化岗位练兵。
(八)突出抓好党的建设,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完善“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职工学习会”常态化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采取培训班、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化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务公开等制度。巩固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继续开展模范机关、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进局关工委、工会、团工委、妇联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坚定不移做好文明创建、综合维稳、政务公开、统一战线、信息宣传、节庆管理等各项工作,构建“党建信访”工作体系,扎实做好信访隐患排查和突出问题化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严格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化旅游工作全过程、全领域,严把艺术创作、演出展览、节庆活动的政治关、价值关、导向关,加强艺术作品、陈列展览、宣传推介、导游讲解等内容审核。全力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加强应急广播运维管理,确保信息播发安全。逐步健全完善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保护制度。加强印刷发行行业管理,严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读、审批。健全“责任分解、清单管理、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应急处置”闭环机制,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做好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巡察意见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提升文化和旅游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市委巡察的“后半篇文章”。建立整改跟踪反馈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真改实改,确保各项问题不反弹,整改管长远、见长效。
三、持续深化改作风提效能
2022年2月7日,农历虎年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今年1月28日,农历兔年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的基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连续两年,新年开工第一天,省委高规格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市场主体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全面动起来、跑起来、干起来,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抓铁有痕的力度改进作风,办好让群众有感的事情,提供让企业满意的服务。
郑栅洁书记在会上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中央要求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自我革命,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打铁必须自身硬,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实践成效看,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刀刃向内部署“一改两为”,越来越多的单位拉高标杆、争先创优,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安徽、投资安徽、期待安徽,越来越多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老百姓打心眼里温暖高兴,越来越多的朋友点赞安徽,“一改两为”成为品牌。方正书记在今年全市深化“一改两为”强化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强市大会上指出,“要一抓到底改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提效能,以积极进取的奋进姿态和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奋力推动池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把“一改两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深化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状态上再提升。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全市文旅系统党员干部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树立“锚定目标再出发”的心态,认清形势、查找差距、研究思路、拿出对策;要树立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做学习上的典范、业务上的骨干、服务上的标兵,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时刻保持工作热情、工作激情,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开拓创新、服务发展,以新姿态迎接新挑战,以新状态踏上新征程。
二是作风上再提升。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文件精神,全面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不断改进文风、会风、调研之风,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大力倡树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作为的作风,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彻到文化旅游全过程各领域,主动提升攻坚克难的勇气,着力在落实重大战略、推进重点任务上拼担当,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上争进位,在宣传营销、产品业态上、艺术创作上创出彩,在体制机制、人才建设上求突破。要大力倡树严守纪律、严格自律葆廉洁的作风。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干部纪律教育和廉洁教育,坚持刀刃向内,以一抓到底的韧劲和动真碰硬的决心,坚决纠治“四风”问题。牢固树立“永远吹冲锋号”的理念,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三是效能上再提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2020年12月,我单位有一名同志因效能问题被市直效能办督查通报,2023年1月,一名同志被市直效能办督查反馈。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同志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全体党员干部要从这两起违反效能建设的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自觉树立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的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切实增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实施细则精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以从严从实的态度,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使足劲,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要踔厉奋发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效能,坚持“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常态化落实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倡导“三不三推定”信访接待工作法,受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开展“政策找企业”“市长面对面”“局长抓落实”等活动,建立政策宣传、问题梳理、限时解决动态清单,着力打造池州文旅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四是实绩上再提升。今年我们制定了“旅游业、公共文化服务和文物保护利用”考核指标冲击全省前6的目标,任务重、压力大,请各地各部门要在去年文旅工作取得成绩得基础上,一鼓作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打造特色亮点工作,打响一批知名品牌,争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同时,要牢牢抓住“打造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个总目标总方向不放松不动摇,坚持全域旅游创建和文旅融合发展工作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不放松不动摇,提高标准找差距,开阔眼界找标杆,对标先进定目标,以更高目标、更高标准、更大干劲、更大气魄,争取各方面工作都能实现更大突破、更大提升、更大成果,展现新气象、新面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